在化工生產領域,氯乙烯氣體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可燃易爆且有毒有害的特性。因此,對于氯乙烯氣體泄漏的監測至關重要,而設定準確的氯乙烯氣體檢測儀報警值則是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和企業財產安全的關鍵所在,那么
氯乙烯氣體檢測儀報警值是多少呢?根據
乙烯基氯泄漏報警設定值國家標準相關規定可知,氯乙烯氣體檢測儀報警值的設定應當分別按照可燃易爆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進行設置,且還包括一級報警值和二級報警值,下面就和贏潤集團工作人員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氯乙烯,又稱乙烯基氯,化學式為C2H3CL,在常溫常壓狀態下呈現出無色并帶有醚樣氣味的氣體狀態。它屬于可燃易爆氣體,其爆炸極限范圍為3.6%~33%(體積比)。換句話說,當空氣中氯乙烯的濃度達到爆炸下限3.6%VOL時,遇到火源(如靜電火花、明火等)便可能引發爆炸。除了爆炸危險,氯乙烯還對人體有很大毒性。其暴露極限(OEL,職業接觸限值)為10mg/m³(約為3.58ppm),長期接觸或高濃度暴露可能導致呼吸系統損害、神經系統紊亂,甚至致癌。
1、
作為可燃易爆氣體的報警值設定(無人員存在工況場所)根據《GB/T 50493-2019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可燃氣體的報警設定值應根據其爆炸下限(LEL)來確定。氯乙烯的爆炸極限為3.6%~33%VOL,其爆炸下限LEL為3.6%VOL。因此,氯乙烯作為可燃易爆氣體時的報警值設定如下:
一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25%LEL,即0.9%VOL。二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50%LEL,即1.8%VOL。2、
作為有毒有害氣體的報警值設定(有人員存在工況場所)氯乙烯不僅具有可燃易爆特性,還是一種有毒有害氣體。根據《GBZ 2.1-2019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氯乙烯的職業接觸限值(PC-TWA)為10mg/m³(約3.58ppm)。因此,氯乙烯作為有毒有害氣體時的報警值設定如下:
一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10mg/m³(約3.58ppm)。二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20mg/m³(約7.17ppm)。以贏潤集團研發生產的ERUN-PG51SLX4
固定在線式氯乙烯檢測報警儀為例,該設備能夠連續實時在線監測環境空氣中的氯乙烯濃度。它采用高精度的傳感器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氯乙烯的濃度變化,并在濃度達到預設報警值時發出聲光報警。此外,該設備還具備自動聯鎖功能,能夠在檢測到氯乙烯泄漏時自動啟動通風系統或關閉電磁閥。智能化的操作界面,支持多種數據傳輸方式,如RS485、4-20mA和無線傳輸。這些功能使得設備能夠將檢測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便于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現場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
當氯乙烯氣體泄漏發生時,企業應當在第一時間依賴氣體檢測儀器發出的報警信息,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
通風降濃度立即開啟廠區的通風系統,快速稀釋氣體濃度,減少泄漏點周圍的氯乙烯濃度。
2、
設備停機處理關閉泄漏設備,停止所有可能引發火災或爆炸的操作。
3、
疏散人員確保生產現場的所有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避免長時間暴露在氯乙烯氣體環境中。
4、
啟動消防系統如果氣體濃度達到了爆炸下限,立即啟動消防系統,控制可能的火源。
以上就是關于
氯乙烯氣體檢測儀報警值是多少的相關介紹,不同的工況場所下,氯乙烯氣體檢測儀的報警值設定應基于其可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的特性分別進行。嚴格執行
乙烯基氯泄漏報警設定值國家標準,合理設定報警值,并采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及配套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氯乙烯泄漏帶來的風險,守護人員生命安全和企業財產安全,確保氯乙烯相關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有序開展。